
6月16日,自治區“三農三牧”工作領導小組在通遼市召開全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現場會,交流經驗,推廣典型,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。

自治區黨委副書記、自治區主席布小林,自治區副主席李秉榮參加現場會觀摩。

布小林認真聽取項目介紹,并就相關問題與大家交流。她指出,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,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和農業生產用水的矛盾,還可以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,提高農業畝產效益,增加農民收入。各地區要主動開展工作,加快項目進度,爭取通過幾年的時間,把符合條件的耕地全部改造完,推動全區農業生產方式和效益實現歷史性突破。相關盟市、旗縣要把鹽堿地改良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一體規劃、一體推進。

她強調,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最后一年,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,統籌推進“廁所革命”、生活垃圾、污水處理、村莊清潔行動等工作,確保完成目標任務。



與會人員參觀了集中連片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開魯縣50萬畝永合村項目區和民主村項目區、科爾沁區20萬畝鄒家街村項目區、科左中旗40萬畝朝倫敖包嘎查項目區,開魯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中心、紅干椒展示館、飛機場村農村垃圾處理和戶廁改造項目。大家認真聆聽介紹,實地考察項目實施的成效,詳細了解工作推進情況,相互交流感受和體會。

觀摩結束后召開會議,對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。會議要求,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、政府決策部署,進一步提高站位,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,堅持目標導向,采取有力舉措,聚焦高效節水,綜合施策,堅持實行水、田、林、電、路、渠、農技7配套綜合高標準建設,堅持集中連片整建制推進,打好今冬明春高標準農田建設攻堅戰,確保按時按標準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。同時,要摸清底數、掌握國家政策、明確建設重點和目標,做好“十四五”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工作。會議強調,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已進入倒計時,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,因地制宜、科學選擇,以“十縣百鄉千村”行動為重點,確保今年全區衛生廁所的普及率達到32%;借鑒突泉縣經驗模式,全面治理農村牧區垃圾;梯次推進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,統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、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回收行動、控肥、控藥等重點工作,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。

在國家的支持下,我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到2019年底已經建成4200多萬畝;全區農村牧區垃圾處理、改廁、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


來源:內蒙古農牧廳